2012年7月4日 星期三

戰爭的思辨

本人很喜歡閱讀歷史,羅貫中算是我的啟蒙老師,小學到國中讀了整整三遍的《三國演義》,近乎狂熱,接著開始接觸中國史與西洋史,然後把所有事件拼湊成一條龍,為什麼說是龍?因為大事件常帶著小事件出現,像是龍披了一層鱗一般。國高中時期再加上地理知識的齊備、經濟原理的初步了解後,我開始思考人類歷史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,戰爭(war)。

對於戰爭一名詞,我想我的理解是出於「自私」(selfish)這個因素。人性百樣,貪婪卻常居首。社會這樣不斷的發展下去,極容易造成社會不均等,那些慾望強、野心大的人總想著如何征服、拓展;相對於寡慾望、小野心的弱者,將產生階級的分別。在資本主義社會來說,這是自然不過的事情,他們採取民主多數決去制憲、讓菁英來掌控政府、發展政經政策;另一點,也就是族群與國家的林立,不同膚色的人種、不同國籍的人民,彼此間亦存在著一道隱形的帷幕,當這帷幕動搖時,將帶出紛爭;當帷幕消失時,有兩種情況:其一為出於自私利益而引發戰爭,其二為互利共生而達成融合。但第二種情況在人性面中依然可能充滿著爾虞我詐。

想想在一個弱化的動盪時期,人民生命十分低賤,此狀況下,歷史推陳出兩種主流理論,一為民主革命,二為布爾什維克革命,兩者皆脫不開「革命」(revolution)。革命的基礎來自於對革命成功、建立新秩序的美好憧憬,換句話說,也就是換取和平的生活。但革命的過程中,勢必會爆發戰爭。這些戰爭包括有系統的大戰役、亂中有序的游擊戰,到二十世紀開始風行的生化戰、科技戰。而這一群群的革命者中必有其領導者、有其目標與口號。這人民革命中,有為獨裁者(ditactor)的出現,他們掌控了軍政與民心,其個人意志有辦法席捲群眾,動用軍力更能侵犯他方人群與土地。

人類文明的發展是構成戰爭不可或卻的因素。人類文明經由經驗的累積與代代相傳而形成的。人們也因慾望的不斷增加而發明了許許多多的技術,有需求而開始使用符號,接著文字則配合語言而誕生。有知識的人、識字的人,在古代常被認為是高階級的人,這些人成為菁英,開始去領導眾人、制定政策、建構社會。若干年前,世界各地有不同的文明滋長、茁壯,直到文明壯大、人口增加,族群擴大的現象勢必壓抑他族的利益,進而引發衝突與戰爭。這一切似乎又回歸到人性的自私。家國式的自私是家國式的利益考量擴張的必然展現。不識字的人民被領導,亦有極大的機會被化為民粹;換句話說,他們容易受騙,是政治軍事考量下的棋子。歷史有其興衰、有其輪迴,此誠必然也;文明有其興衰,基本上卻會被傳承下去,傳承著技術、文字與文化。

競爭(competition)是戰爭的推動因素,它是自私的強化,當人民互相競爭,會產生多種不同的結果,激化的競爭將加速人腦的思維,是知識爆炸的催化劑。商人彼此競爭為典型之例,創意(originality)一名詞亦隨之誕生,並成為新世界寵兒,多數商人為自己利益的擴大而想出吸引顧客的手段,這將發展出多元的創造成品,是創意的實踐。但文化的累積速度極快,特別在這個高資訊時代,「天才」(genius)這種人物就更受歡迎了,天才較有能力能想出常人想不出的創意,他們較能因發明事物而改變世界。這樣的狀況卻也無可避免地加速了人類知識水平的差距。在這個弱肉強食的叢林社會、浮華虛麗的城市舞台,不同知識水平的人進行競爭,俗語也常說:「勝者為王,敗者為寇。」

曾經有學者提出「戰爭的藝術」(The Art of War)這一個詞彙。藝術本身是千變萬化、帶有審美色彩之表現。戰爭就某些方面來看,的確帶有藝術層面。舉例來說,「策略謀劃」即是典型藝術的呈現,當我軍明擺陣型,卻暗渡陳倉時,創造出克敵制勝的局面,這就帶有藝術中神妙的成分。成語「兵不厭詐」,指的是戰場的瞬息萬變,兵士們必須學會冷靜判斷的功夫。戰爭在此狀況探討下,似乎對於某些人人有莫大的吸引力,它的魅力造就了兵法家、軍師、將領以及縱橫家。這些人著迷於戰爭的理論中,更以實踐其思想為目標而專注於每一場戰爭。兵法家寫成兵書、軍師策劃好謀略、將領九州爭天下、縱橫家挑動戰爭,如此來看,戰爭的起因又回溯到人性中「自私」的那一面。

俄國大文豪托爾斯泰曾完成的文學名著《戰爭與和平》,反映的就是一體兩面的生活,有戰爭就沒有和平;有和平就沒有戰爭。不少文學即是為戰爭而產生:西方兩次戰爭時期,雷馬克完成了《西線無戰事》,東亞日本殖民下出現了保皇文學,中國出現反共抗戰文學、解放文學。可看出很奇特的一點:部分文學替戰爭這位「SIR」服役,而且是心甘情願的去服役。因為戰爭的慘烈,某些文學家發願要寫下這些故事、加以自我的想像來改造;也因為沉迷於戰爭的狂熱,更有不少文學家用文字來榮耀戰爭。文學家不同於史學家,文學家乃發揮自己的意志來描繪戰爭,不同於單純記述戰事始末的史學家。人之所以為人,出於擁有「自我意志」,意志因戰爭的爆發,瞬間點燃了導火線,開始快速蔓延。在自我意志的實踐下,戰爭文學也往往帶有自私的成分了。

戰爭二字,可以分解為「單戈爭」,也就是拿起一件兵器,向他人爭鬥廝殺,爭鬥廝殺造成了流血喪生、血海仇深,是相當慘烈的一檔事。老祖宗從造詞的過程裡讓我們看出了戰爭的本質。戰爭是如此可怕,但古今中外、歷朝歷代,戰爭似乎與休止符無緣,探究其原因為何?一樣是出於人性的自私。總有崇拜戰爭、熱愛戰爭、塑造戰爭神話的人。這些人往往就是先前提過的獨裁者。這些皇帝、國王、總督、將軍常自以為自己是大思想家,利用其擁有的權力來控制眾人,進一步去洗腦眾人,接者歌頌戰爭的美好,輔以種族理論來激起敵愾同仇。活生生的例子:二戰時期的日本人曾奉上「軍神」稱號給上將乃木希典,為什麼會這樣?因為獨裁者發動戰爭,戰爭使得不少人民盲目了,盲目的崇拜、歌頌戰爭。

戰爭本指相互殘殺,是格鬥的強化詞。隨著人類文明的成長,戰爭演變成不同形式的樣貌,有商業戰爭的出現,打的是計略戰來提高自己的競爭力、降低對手的防禦力;也有所謂的糧食戰爭,運用「壟斷」(monopoly)、「經濟制裁」等手段來削弱敵對勢力經濟基礎,進一步的危害到敵國的人民。這兩種戰爭所演變的型態在現今不難看見,電子科技跨國公司的競爭、糧食資源的競爭、經濟作物的壟斷,或是給予敵對國家經濟封鎖、禁止通商等等。這一牽涉的個人、企業乃至於國家的基本利益,而追求利益的極大值更是個個國家、企業的終極目標,「自私」這個小小的出發點變被無限運用、放大了。這麼做往往也產生了很多不好的後果,產生了不少的新仇舊恨,無可避免的,這兩個概念也是肇因於「戰爭」。

 科技進步,八九不離十和戰爭的爆發有關,當人類過的安逸祥和、豐衣足食,便少有進取之心。而有戰爭而無和平時,不少的資源人才被轉移去開發新式武器,間接地導致鍛冶技術、航海技術、電子技術、生化技術的進步。而陸陸續續的進步之後,人類的壽命延長了,地球上的人口開始暴增,部分資源卻日益枯竭,大大地危害了後代子孫。於是若干年前,馬爾薩斯針對人口增長問題而提出了「戰爭與人口的關係」,指的就是這個問題:戰爭導致了人類科技進步、人口增加;戰爭亦死傷了不少人,相對減少地球負荷。據其理論,必須要有大量的人口在一段週期內快速死去,因戰爭而死來救後代子孫是一個鬼點子,人性自私,誰甘願犧牲自己的生命來換取下一代的和平呢?

整理上述一些戰爭的問題,我想問問自己:人類社會到底該不該有戰爭?我的答案是肯定的,但不代表我是戰爭支持者。因為人性中自私的那一面必定存在,而人類又是兼具智慧與群居性的動物,人們用智慧發展出技術、有群居的本能而發展出群落,群落中產生首領,首領漸漸開始獨裁,獨裁向外擴張,進而發動戰爭。戰爭時期,技術開始快速發展,科技漸漸的進步,人民生活水準提高,開始拓展城市、發展經貿。到了高智慧時代,技術發展已臻成熟,新式武器的出現,舊時代、舊帝國因不斷革命而瓦解,政治發展出民主與共產,商戰、糧食戰又開始出現。直到現今,我想,戰爭是不可避免的,因為我們是人,是單一的個體,擁有自我意志。雖然戰爭會死傷不少人、拆散許多家庭,但戰爭亦是人類文明進步的動力。我們能有今日的生活水準,很多也是拜戰爭之賜的。而這些死去的戰鬥英雄,他們用他們的犧牲來成就後代子孫的和平,我們現在的確生活的不錯,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?他們是否是「無私」而不是「自私」呢?我想這沒有絕對的答案,端看你站在哪個角度看待此事了。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