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9月15日 星期二

時光飛逝#1

在逛博客來的同時,發現楊婕學姊已經出書囉。

大一的時候在論文發表會上和學姊打過照面,猶記得她的論文談的是〈麻衣相法〉,發表會當天有與學姐交談過兩句,當下就感知到自己和她是活在不同世界的人。

我是凡夫俗子,就像路邊的石頭;人家是神界的絳朱仙草。大概就是這樣的比喻。

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,我也有想寫書出書的念頭,卻從來沒有把它當一回事,更別提學姊想成為作家的職志。學姊當時給我的感覺就像是受到台灣文學界召喚一樣,像隻亟欲衝破柵欄的綿羊,追求著大學姐陳雪(最近也出新書《摩天大樓》)的腳步,一路邁進。

我從來就沒有想念中文系的念頭,一直想念的都是歷史系。但是為人不懂得為自己的未來著想,到底為什麼要填中文系都不知道。或許是保守的關係,從沒想過轉學這種瘋狂的事,之後的雙主修也失利。大學的生活平平靜靜,但回首一瞥,發現自己根本是個空洞的行屍。

不過,待在中文系的期間,也認識了幾位我認為以後有很大的機會會出書的同學。她們(大多是女生)的創作力很強,情感很豐沛,雖然世俗,但是擁有目標,把握機會,外出遠行,增加自己的生活經驗,我想,她們都預見著自己會有成為作家的一天。

她們的觀察力大多很敏銳,也許早就嗅出我這種路邊的石頭不值一哂,如同空心菜、或是批著羊皮的狼(出於對異性的防範或是潛在的威脅,我並不知道確切怎麼形容,我只是常常覺得自己是匹狼)。雖然很快地與她們漸行漸遠,但是,她們卻是引領我進入文學的啟蒙老師,也許她們從來不會知道.....。

大學之前,只喜好閱讀歷史小說或是武俠文學,對於二月河或是金庸還算熟稔,然而,和許多同學交流後,深覺自己的閱讀量實在太少,目光短淺。有一段時間,我常去圖書館借書,開始看一些文學作品,但大多是翻譯文學,不知為何,個性裡就是和台灣文學作品過不去,不會想找來翻閱。

我很遺憾當時沒有把閱讀的經驗如同現在寫影評、寫讀書心得的習慣記錄下來。那些記憶沒有載體,等於是遺失的歲月,遺漏自己的生命。就像先前其實在學校借閱過村山由佳《奈津的獨白》這本書,結果完全忘得一乾二淨,最近下了單訂購後,才發現以前曾經看過......這樣的糗事。

從今往後,我還是會繼續逛博客來,直到哪天,某個熟悉的名字又出現在我的眼簾,小石頭的我依然會感到驕傲,畢竟我曾經與她(他)相識。